一、规划制定的背景与目的?
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污水处理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依据《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365体育彩票:进一步加快提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水平的工作方案》和《昆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要求和目标任务,编制完成《昆山市城镇污水处理规划修编(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坚持系统化思维和综合协调发展并重,坚持污水治理与生态供给并行,坚持提质增效和能力建设并举,积极推进新技术减污降碳、节能增效,优化布局,分类施策,全力支撑昆山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奋力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
二、《规划》的范围、年限和目标?
答:
(一)规划范围
昆山市931.51km2的行政区域。
(二)规划年限
基准年:2023年;近期:2027年;远期:2035年。
(三)规划目标
构建“厂站布局科学合理、设施运行安全韧性、管网收集全面健康、源头排水正本清源、运维管理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城镇污水治理新格局,提升污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全国示范样板。
三、《规划》提升昆山市城镇污水处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提升收集处理能力。规划近期对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打造绿色低碳标杆污水处理厂一座。远期规划污水处理厂共14座,城镇污水处理总规模131.1万m3/d,同时,完善污水转输提升泵站和污水收集、联通、转输管网。
(二)破解污泥处置难点,实现无害化推进资源化。近期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达到171.15t/d(干泥),规划远期达到196.65t/d(干泥),规划保留现状管道清疏污泥处置设施3座,总规模为150t/d(干泥),积极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相关研究及工程实践探索。
(三)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系统规划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合理确定再生水利用方向。
(四)提高“智能治污”水平,探寻绿色低碳新路径。建成覆盖从管道到河道,从接口到排口,全流程、全系统的智慧排水系统,逐步实现智能监管、智能调度、智能生产。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答:(一)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污水治理组织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全市污水治理工作会议,推进全市的污水治理工作协调发展。建立市、区镇、村(社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全面推行排水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责任明确、边界清晰、监管严格、运转高效的排水管理体系。
(二)资金保障
拓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新格局。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各区镇财政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城市污水与污泥处理领域。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公共投入为主、社会多元投入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机制。
(三)公众监督
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污水系统建设工作的意义,增强公众环保自律意识和治污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公众监督举报向水体、雨水口排污和私搭、乱接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城市节水工作,形成节约每一滴水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实现源头减排、节水减污。
(四)其他保障措施
加强污水收集和处理、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等的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并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加快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的转化推广,加快培养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生产操作人才,促进形成相对稳定的科技骨干队伍,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适应昆山市污水治理的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五、《规划》中涉及专业术语的解释
答:
(一)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一定时期内通过污水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占城镇生活污水产生总量的百分比,是衡量城镇污水处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仅包含生活污水(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等),不包括工业废水(需单独处理或预处理后纳入管网)。
(二)BOD?:即五日生化需氧量,指在20℃、黑暗条件下,微生物5日内分解水中有机物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L),反映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
(三)尾水生态净化湿地:是一种利用自然湿地生态原理,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的绿色技术。
(四)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城镇污水处理达标后,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景观环境、农业灌溉等非饮用水用途的过程。
(五)排水体制:排水体制是指城市或区域收集、输送雨水和污水的系统组织方式,其核心在于雨水和污水的分流或合流管理。合流制指雨水和污水共用同一套管道系统,旱季全部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雨季部分混合污水溢流至水体。分流制指雨水和污水通过独立管道系统分别排放: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混合制指同一区域中同时存在合流制和分流制系统(常见于老城区改造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