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作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始终秉持劳动者权益保护与企业发展并重理念,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破解矛盾纠纷化解难题,全链条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昆山市年调解量超4000件,每年帮助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挽回金额位居全省各区县前列。
一是“一站服务”助推纠纷“快速解”。成立全省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整合资源,集纠纷调解、法律援助、仲裁维权等服务于一体,选聘仲裁员、人民调解员、律师、工会工作者等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构建“咨询—受理—调处—普法”全周期治理新路径,推动新业态劳动争议发现在第一时间、处置在第一现场、稳控在第一道防线。2024年全年累计受案41件。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探索打造“1+N”多元解纷模式,确保争议纠纷一站式接手、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以‘优职’促‘优执’,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项目获评昆山市2024年度精品法治为民实事项目。
二是“联动协同”实现纠纷“主动解”。召开“快递行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部署会,建立用工服务指导联动工作机制,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专题培训,推广应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有效维护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市人社局联动市司法局、市法院等部门,全面布局基层调解组织,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裁审衔接等多元优势,依托“1+1+11”市镇两级劳动维权网络和各类调解组织,以省一体化平台等线上渠道为载体,以统一的处理口径和裁判标准为准绳,做好各类调解衔接联动工作。联合“昆小哥医院”市三院、人力资源市场,为新就业群体搭建就医、就业等平台。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60余个。
三是“融合模式”探索纠纷“提前解”。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将普法服务延伸至新业态组织等守法普法工作最前沿。依据《江苏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发《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围绕促进公平就业、规范支付制度、完善休息制度、落实安康权益、优化保险机制等六方面内容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率先开展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监测,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劳动关系风险。以“庭审开放日”为载体,邀请企业和劳动者观摩庭审,强化普法释法、以案说法力度。组建青年仲裁员志愿者队伍,送法进企,聚焦企业规范管理和劳动者权利维护需求,“把脉问诊”开展助企帮扶活动,提高企业自主解纷能力,源头减少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发生。